中班主题活动教案

时间:2025-10-08 12:51:52
中班主题活动教案

中班主题活动教案

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,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,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。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主题活动教案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中班主题活动教案1

活动目标:

·感知春天的美景,能发现春天的变化,知道春天是播种和植物生长的季节;

·主动参与外出参观、远足、种植、探索、交流等活动,学习用讲述、诗歌、故事、音乐、美术等多种形式表现出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和情感。

·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。

主要活动安排:

第一周

第二周

1迎春花(科学)

1春天的电话(语言)

2制作迎春花(艺术)

2找春天《二》(综合)

3找春天《一》(科学)

3观察柳树(科学)

4散文欣赏:芽(语言)

4杨柳青(艺术)

5春天来了(语言)

5柳条儿(艺术)

6小芽天天长(综合)

6种子可以种在哪里?(社会)

7圈数字(数学)

7春天的秘密(语言)

第三周

第四周

1春雨的色彩(语言)

1毛毛虫和蝴蝶(科学)

2春天(艺术)

2美丽的风筝(综合)

3桃树和柳树(艺术)

3好吃的马兰(综合活动)

4桃花瓣儿(语言)

4勤劳的小蜜蜂(艺术)

5春天的田野(社会)

5蝴蝶找花(艺术)

6花宝宝排队(数学)

6小狐狸画春天(语言)

7快乐的春游(远足)

7春天真美丽《三》(综合)

8开着汽车去郊游(健康)

9小蝌蚪找妈妈(语言)

环境设置,家园联系:

1、根据幼儿认识的发展,参与活动室春天的墙饰或春天角的布置。

2、多带幼儿走出幼儿园,到环境更丰富的室外去观察、体验、探究,感觉春天的变化。为幼儿提供广阔的自然环境,多让他们在大自然中学习、探索。

3、园内开辟种植园,引导幼儿亲自参与观察、记录活动,感觉种子发芽、植物生长的奥秘。

4、教师将根据幼儿已经积累的一些知识经验,充分挖掘、拓展主题活动的内容,并作好记录。

5、在自然角饲养蝌蚪,让幼儿观察蝌蚪的生长变化,老师可以在墙上根据某一段时间内蝌蚪的外形,逐步添画完成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图。

6、争取家长与幼儿园合作,创造条件,多与孩子一起开展观察、种植、搜集。

7、阅读区:让幼儿搜集自己喜爱的春天图书、春天图片等学习其中优美的词句。

8、根据孩子们的兴趣与主题的需要,逐步更换、调整、创设活动室区角。

9、要求家长在家里饲养一两种小动物(鱼、乌龟、螺蛳等),种植一两种花,做种子发芽实验,并进行观察。

10、请家长带领孩子经常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春天的景色,并记录幼儿讲述的语言。

11、开展远足活动,引导幼儿观察、体验、探究,感觉春天的变化。

中班主题活动教案2

活动目标:

1、通过看看、说说、做做,让幼儿了解符号有不同的含义,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离不开它,从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。

2、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。

3、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4、愿意大胆尝试,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。

5、探索、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。

活动准备:

大挂图一张,各种生活中常见的符号,大的一套。

小图20张,各种生活中常见的符号小的20套。

实物环境创设;微型立体娃娃城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 巩固认识已学的符号,并认识新的符号。

1、 引出课题:教师对着幼儿,用食指贴在紧闭的嘴巴上,看看幼儿懂不懂教师的意思,问:教师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?(表示安静),待幼儿回答后,出示这个符号。复习已学的符号。

2、 认识新的符号。

师:今天还有许多新的符号朋友来跟我们一起做游戏,它们是谁呢?(逐一出示各种符号),你认识这个符号吗?它表示什么意思?在什么地方出现?

幼儿回答后,教师小结新的各种符号及各表示什么意思。

二、 学会运用符号。

1、 我们平时在生活中会遇到这些符号朋友,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张图片,请你们互相商量帮助符号朋友找到合适的地方。然后想一想,符号朋友为什么站在这个地方,表示什么意思?

2、 幼儿分组放符号,可以互相商量、合作完成。

3、 幼儿集中讨论,并在大挂图上张贴符号。

1) 请个别幼儿上台把符号朋友贴到合适的什么地方?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发言。

2) 为什么让符号朋友站在这里?符号朋友站在这里告诉我们什么意思。

3) 教师小结:符号在我们生活中是很多的,当我们看到这些符号时,就知道这是哪里,或告诉我们它表示什么意思,它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。

4、游戏:寄信

活动延伸:

幼儿园需要符号吗?哪些地方需要呢?我们下次区域活动时去看一看、想一想、做一做,好吗?

活动反思:

通过本次主题活动,安全知识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扎下根子,其安全自卫和防卫能力将有较大提高。使幼儿真正地感受到了标志与规则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。活动中提供了幼儿充分地自由表现的机会,展示自己的特长,促进了幼儿个性发展。

中班主题活动教案3

活动设计背景

端午节对中班幼儿来说,比较陌生。再过几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,班里的刘彩萍从家里带来了粽子,其他孩子围着她转,只听见她说:“这是我妈妈自己包的粽子,不是买的,很好吃的。另一个说:“要蘸白糖才好吃”、“蜜糖也行”……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。

本活动设计,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,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,又因为中国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,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,故本活动设计通过包粽子、看图片、采艾草、做龙舟、赛龙舟等,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,从而使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。

活动目标

1、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。

2、了解端午节有挂艾草以驱毒避虫的习俗,有赛龙舟的习俗,还有许多传说、故事、儿歌,如:有关屈原的传说等。

3、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——粽子,它是多种形状、多种口味的。

4、参与端午节活动,萌发对民族文化 ……此处隐藏10129个字……

活动目标:

能将垃圾进行分类。

知道可回收垃圾的知识,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。

材料准备:四个大纸箱、垃圾袋、一次性手套

过程控制:

和孩子们讨论:“哪些是可回收的垃圾?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有什么不一样?用什么标志来标明?可回收的垃圾如何保存?是否需要放到专门的地方。”

老师出示带来的纸箱,提示孩子们可以用它们做可回收垃圾箱。

制作四个可回收垃圾箱,并分别贴上各自标签(废纸、塑料、金属、布料),启发孩子用画画和文字的形式来表示。

带孩子外出散步,清理幼儿园附近的垃圾,观察有哪些是可以回收的。捡垃圾时需要戴上一次性手套。

回到教室后,让孩子们把这些废弃材料放进相应的废品箱中。并让孩子们比较每个箱中废品的多少。

和孩子讨论:如何处理这些废品?有机会的话和老师一起送到废品收购站。

将制作完成的纸箱放在幼儿园,鼓励幼儿园使用这些纸箱来完成垃圾分类。

活动建议:

有些废品很难确定放进哪个箱内比较合适,你可以让孩子当场讨论。

孩子们可以谈一谈家中处理可回收垃圾的情况。

孩子再做手工或画画产生的废纸可放在相对应的垃圾箱里,也可泡入盆中做成纸浆,用来做各种造型。

主题活动

2、复写纸变变变

活动目标:了解复写纸的特性。初步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。

材料准备:复写纸若干张、复印纸若干张、能转印的物品(树叶,绳子等)、砖块或重一点的物品

过程控制:

将各种物品收集在一起,将复写纸和复印纸放在孩子们能自己够到的地方。

将复印纸放在桌子上。

让孩子们将要转印的物品放在复印之上。

用复写纸覆盖各种物体,能够复写的一面朝下。

请孩子用砖块或重物在复写纸上轻压。

拿起砖块并轻轻挪开复写纸,看看复印张上出现了什么。

活动建议:

可以让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做不同的复习纸游戏,看看会有什么情况发生,来园与小朋友一起分享。

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不用砖块,改用电熨斗,老师控制温度,不要太热,这样没有物品的部位就会变成黑色的,孩子们可以更明显地观察出现象的变化。

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其他各种拓印的方法:如硬币拓印、树叶拓印等。

有机会和孩子一起观察复印机工作,但时间不宜太长,因为复印机工作时对人身体有一些危害。

中班主题活动教案14

设计思路:

秋天就好似一个神奇的童话,里面富有着神气的色彩——赤橙黄绿青蓝紫。在带领孩子们寻找秋天的时候,孩子们发现生活中其实到处都充满的五颜六色,一次偶然的机会,孩子们发现电线也是五颜六色的,而且我发现他们对电线充满了好奇,不断的向老师你发出一个个问题,于是,我们生成了这一主题,带领孩子们进入神气的电线世界,让其在这世界中学习、游戏、翱翔。

活动目标:

1、任意弯折电线,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造型。

2、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让电线站起来。

3、培养幼儿大胆尝试、勇于探索与表达的精神。

活动准备:

1、粗细、长短不同的彩色胶皮电线若干

2、透明胶带、橡皮泥、积木、瓶盖、米 土豆、泡沫、黄沙

活动过程:

一、猜一猜,激发活动兴趣

1、师:小朋友看,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口袋,你们猜猜里面装了什么呢?

2、小朋友猜了这么多,口袋里到底是什么呢?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

3、请幼儿从口袋里摸出电线,提问:这是什么?像什么?电线有什么用?

二、看一看,引导观察想象

1、电线会传电,有了电线可以使灯亮起来,可是今天老师要用电线来变魔术呢,请小朋友闭上眼睛,我们一起数“一、二、三”

2、教师将电线弯曲成“o”形,问:看看它变成了什么形状?像什么?

3、电线真好玩,可以根据我们的想法把它弯曲成各种各样的形状。你们想不想来变魔术呢?你们想变成什么呢?

三、玩一玩,鼓励创造表现

1、师: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既安全又好玩的电线,下面小朋友也可以用电线来变魔术。

2、幼儿自由结伴弯曲电线,教师观察指导。

3、师:你把电线变成了什么?

4、幼儿尝试记录

四、做一做,启发思考探索

1、师:我们的小手真能干,把电线弯一弯、绕一绕,做出了许多有趣的东西。可电线悄悄地告诉我,它除了想躺着摆出各种姿势外,还想站起来摆出各种姿势呢!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它站起来呢?

2、幼儿自由讲述让电线站起来的方法。(如借助胶带、插入彩泥等)

3、师: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材料,有橡皮泥、积木……你们可以试试这些材料,看看能不能让电线站起来。

4、幼儿尝试操作,让电线造型站立起来。

五、评一评,保持探索兴趣

师:今天小朋友真聪明,想了许多办法让电线摆出了各种造型,其实除了今天小朋友变的各种造型外,还可以变更多有趣的造型呢。小朋友回去以后还可以再试一试,变一变。

中班主题活动教案15

一、活动目标

1、通过找朋友的游戏活动,让幼儿尝试1-5的各种对应关系,从而感知数的实际意义。

2、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边说边玩。

3、喜欢数学活动,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,培养思维的逆反性。

4、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。

二、活动准备

数字卡1-5,物体卡1-5,每组夹子1-5;点子卡1-5;餐巾纸盒;

三、活动过程

1、主题导入

(1)、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家,家里有什么?

(2)、有玩的,吃的,有没有穿的?喜欢自己的家吗?

2、老师介绍材料

(1)、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的玩具,这些玩具都放在紫色的家里,看看紫色的家里有什么?

(2)、出示鞋子、袜子、、杯子等,这么多的东西,你们家有吗?

(3)、出示玩具、飞机

(4)、提出要求:紫色说要和小朋友玩个找朋友的游戏,每个家都有卡片和夹子。

3、介绍粉红色家

4、介绍摸箱:另外一份有三个家,看看他们是谁的家?

5、幼儿操作

6、小结交流

刚才玩过家里的东西,这些东西你们家里都有吗?

教学反思:

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、单调,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。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,逻辑思维尚未发展,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,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、可操作性的空间。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,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。幼儿的自主性,选择性,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。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,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。

《中班主题活动教案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